关于东丽区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4年8月28日在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东丽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现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区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上半年,东丽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和“三新”“三量”等重要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东丽区四项攻坚行动,认真执行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6亿元、增长16.1%,固定资产投资126.2亿元、增长5.1%,均高于人代会任务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10.2%。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
落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工作要点,加大承接力度,引进亿波普天等优质京冀项目89个。加快推进产业协同,强化医疗健康、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主题园区建设,落地中汽零部件检测全国总部项目,成立天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市场化引进疏解功能资源落地项目投资额16.1亿元。金桥焊材、平高储能等区内重点企业与河北工业大学在18个项目上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两区对接合作持续深化,完善与滨海新区协同合作协议,推动两区优势互补。
(二)着力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发展效益稳定增长
载体盘活提质增效。制定加快资产盘活的指导意见、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完善载体盘活工作机制,全市率先“一处一表”摸排闲置载体资源情况,建立384处、超255万平方米闲置载体档案。区领导、街道园区处级及党员全覆盖包联闲置房产,专班化提供“招引—落地—建设—运营”全流程保姆式服务,逐项明确适合招引业态及企业类型,高效匹配合适项目资源。上半年盘活房产29.5万平方米,出让土地8宗、303.6亩、土地出让金10.3亿元,完成土地临时利用22宗、626.4亩。格里森厂房项目被选为典型案例,在全市推广。
招商引资量质齐升。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打通从项目洽谈到投产各环节服务衔接路径,优化项目落地发展生态。突出重点区域抓招商,组织各层级招商队伍分赴京冀、长三角等地区出访洽谈对接优质项目135次。新聘任30名业界精英为招商大使,搭建“产业+平台+基金”招商推介模式,与陆石、中丽等10余家产业基金开展联合招商。持续挖掘龙头链主资源,围绕各产业链条及相关配套领域,推动中汽研零部件、中科华氢科技等423个优质项目落地、其中亿元项目19个,产业项目到位额59.8亿元。
(三)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双向赋能。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98家,新增市瞪羚企业16家,培育科技领军(培育)企业13家。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8家、数量首次破百达105家,国家级、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12家。强化科技创新转化,以清华高端院为试点,合作设立国资平台投资16项成果转化。新能源汽车创新港引入头部整车企业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挂牌成立市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引进医疗器械链上企业34家。民航大学东丽校区及其科技园所在的东丽区航空商务园,纳入天开园“一核两翼多点”空间发展布局。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9.9亿元。
先进制造业能级提升。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落实智改数转项目22个,获批智能工程和数字化车间8家,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48个、总投资48亿元。工业园区扩园成功,产业承接能力提升,把发挥政策效力与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不断优化产业生态圈。成功举办智能驾驶挑战赛、京津冀商业航天协同发展论坛等,组织上下游企业对接活动21场,推动上下游企业成链成群。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8%、增加值增长2.3%,6条主导产业链占工业91.6%,航空航天产业链增长31.6%。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检验检测产业集聚效应明显,规上专业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6.4%。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深化,加快富士达、成立航空等重点企业上市进度。跨境电商发展迅猛,龙头企业易客满增长90%以上,津品跨境数字贸易产业园引入优质跨境电商企业15家,交通运输业增速保持全市前列。
(四)着力扩大消费促进投资,内需潜力充分释放
有效投资进一步扩大。一项目一专班强化全链条要素保障,召开30次项目调度会议及现场调研,推动沙柳北路B地块项目开工入库,解决吴嘴、杜庄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问题。推动永昌焊丝智能化改造等15个项目开工,加快京滨城际铁路、设计之都等在建项目进度,推动原子高科同位素医药中心等18个项目竣工。22个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2个项目通过初审,3个项目通过审核、获批1.8亿元。
文旅消费动能激发。打造特色消费新场景,举办东丽湖畔大学生音乐节等活动90余场,整合欢乐谷、空间森林部落等资源,深耕东丽湖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市场整体提升,接待游客188万人次、实现收入2.1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持续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成功举办2024天津精品二手车展及东丽区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启动仪式,汽车、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超1.2亿元,限上社零额增长2.8%;限上住餐业增长15.3%、全市第1。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抓好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小麦播种面积首次突破2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0.25万亩。增强乡村治理效能,加快乡村旅游示范片区建设,岛屿民宿项目开工建设,农创市集正式挂牌履行招投标程序,蔡园子农场投入试运营。东信花卉入选市级“津农精品”重点培育名录,花卉销售额增长31.7%。村集体经济逐步增量提质,集体资源要素盘活加快,通过市产权交易平台实现交易额4.2亿元,超去年全年水平。
(五)着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突破。全市首例工业园区扩区获批,华明高新区和军粮城工业园区边界优化、达6.3平方公里,园区承接能力不断提升。实施质量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升工程,开展质量攻关94项,加快质量强区建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制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建立政企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等专项活动,服务个体工商户发展。民营市场主体达10.3万家、增长5.3%,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5.8%、占全区37%。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开展营商环境提升攻坚行动,补短板、锻长板,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制定76项责任清单,动态完善23类“填空式”标准化模板,创新实行“省心办”“建筑师承诺制”等举措。统筹谋划10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网上办”“一次办”实现率均超99%。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进企业“照、章、税、社、金”多环节事项1日联办。制发区级干部包联服务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工作方案,三级领导干部走访服务企业1800余家次。发挥企业保姆、帮办代办等机制作用,跟进解决企业难点堵点问题300余个。用好“惠企政策发言人+宣讲员”“政企面对面 周二下午茶”等机制,组织政策宣传80场次。通过“信易贷”平台为企业融资87.1亿元。营商环境保持全市第一梯队。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促进跨境电商新业态健康发展,实现跨境电商海外零售额6900万美元,完成首票9810跨境电商出口报关。出访乌兹别克斯坦,推动东信花卉等6家企业与塔什干市政府签署意向合作协议。持续深化与海珀公司合作,推动贸易结算总部落地。持续跟进外资项目进展,普利方舟、奔马环球等项目到位外资500万美元。高质量推进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拨付市区两级财政帮扶资金1.3亿元,谋划产业开发等领域104个对口支援项目。
(六)着力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绿色低碳发展有序推进,分解下达控煤目标,推动用煤量下降。制定东丽区可再生能源规划方案,发展清洁能源,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约2600个,接入居民自用桩1.4万个;推动50兆瓦生态农渔光互补光伏电站、2个垃圾焚烧厂余热回收等项目开工。钢管公司、中美史克等5家企业被评为市级绿色工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夏季攻坚,持续推进清洁运输,新能源重型货车推广任务完成全年71.8%、完成率全市首位。加强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修复土地6.3万平方米。高质量完成84个重点点位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兜底保障困难群众生活,落实社会救助、福利保障政策,为1.1万余名困难群众发放救助补助金4429.4万元。跨项目、跨区域统筹调剂房源还迁,累计安置2281人。实施就业保障工程,搭建精准对接人岗平台,新增就业1万余人,“海河英才”行动引才385人。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打造93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强化传染病监测和报告管理、职业病防治、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做好重点疾病防治、免疫规划和碘缺乏病、饮水型氟中毒监测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服务供给持续优化。改造先锋公寓等4个老旧小区,建设3处口袋公园,提升修缮10条道路,改造燃气庭院管道5公里。建成一级老人家食堂16家、二级老人家食堂103家,建成投用全市首家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与天津市第一中学、天津市实验小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第一百中学入选全市第三批特色高中。新增学前学位1170个、义务教育学位1080个。新建标准化菜市场1个,引进品牌连锁便民商业设施6处。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普法宣传160余场。
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户内燃气设施“6个100%”提升改造扫尾。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整治等,切实抓好网络安全、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地面沉降防治、消防站建设,保持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多措并举有效化解债务,确保不发生违约风险。同时,双拥、扶贫、安防、普惠托育、养老、节水、全域科普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等工作稳步推进。
但也要清醒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是,新旧动能转换仍需提速,工业稳增长调结构持续承压;现代服务业能级有待提升,钢贸企业下滑趋势未能根本扭转,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需提速。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还存在堵点卡点,高端产业集群效应有待增强。营商环境优化还有提升空间,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仍需优化。节能降碳面临挑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还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持之以恒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下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下半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扎实开展四项年度攻坚行动,发挥制造业优势、科技优势、临空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进一步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质量效益不断提高,进一步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添秤加力。
(一)落实重大战略,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
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锚定100亿元投资额目标任务,精准承接北京新质生产力资源,加强与北京经开区在产业链、创新链上的合作,服务爱思达总部基地二期等项目年内备案,发挥高研院、中科高新等行业引领作用,与北京优质资源拓展合作。持续做好两区工作,借助国家支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契机,与滨海新区签订合作协议,争取政策衔接、项目共建,落实产业合作、高新区扩容、自贸区联动等重点任务。
做好十五五规划前期工作。围绕“十五五”规划系统谋划发展思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我区实际、衔接市级规划部署,谋划十五五前期思路,为十五五规划编制奠定基础。
(二)紧盯增量引育,扩大需求提振信心
提升存量盘活质效。强化规划引领,在进一步摸清底数、项目谋划、创新路径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工业厂房、商务楼宇、非经营性公建等摸底工作,推动各级盘存政策宣传使用,重点闲置资产“一地一策”,综合采用出售、出租、合作经营等方式,推进医疗器械园、民航大学科技园周边楼宇等74个重点项目导入新业态、新项目,打造一批盘活亮点项目。下半年确保出让土地16宗、1441亩,预计实现土地出让金21.2亿元。
加快招商落地转化。借助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成立、军粮城北站片区控规调整、低空经济发展、天开东丽园纳点等契机,争取符合产业定位的优质项目落地。加快产业园区招商项目落位,服务渤化智能计算产业园、宝泉液压总部基地等项目尽快摘地并开工建设。一对一联系服务中核集团、北京航材院、中汽中心等央、国企资源,争取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落户。跟进已签约企业投资意向,做强做优项目落地服务环境,打通项目洽谈到投产各环节服务衔接路径,优化项目落地发展生态。
精准加力有效投资。发挥好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服务保障机制,建立下半年储备入库项目清单,提前审核入库资料,力争京津塘高速、三英精密等40个项目应入尽入。紧盯重点在库项目,做好华明高新区基础设施等7个亿元以上项目施工要素保障,部门联动破解项目堵点问题,推动平高储能改扩建等21个项目开工,电装电机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等33个项目竣工,形成强有力且稳定的投资支撑。用足用好“两新”等相关政策,再谋划储备一批超长期国债项目,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三)强化创新赋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高标准建强科技平台。用好天开园2.0政策,支持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发挥优势,创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打造民航特色鲜明的国家级创新孵化平台。用好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港等4个产业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作用,深化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推动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地调局水环中心、地调局勘探所、地调局物化探所、中汽研等中央驻津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强化对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国科医疗等科研院所的跟踪服务力度,强化民航大、河工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区内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确保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29家、专精特新企业突破120家。
(四)推进产业焕新,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贯彻落实制造业立市战略,聚焦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搭建产业链合作、交流平台,引领带动产业成链成群。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为抓手,培育更多的优质市场主体。以工业园区扩区为契机,在华明高新区、军粮城工业园开发边界成功获批调整的基础上,做好产业规划、项目谋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把工业园区扩区工作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用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等政策,推动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为制造业转型赋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
筑牢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拟定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引进检验检测、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供应链物流、专业化物流,实现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动山姆会员店、玉湖冷链项目签约,金茂览秀城尽早开工,服务红星美凯龙、新业广场项目达成合作,打造更多消费场景。借助东丽湖农商文旅体产业联盟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消费市场活力提升,提高住餐业、批零业增速,限上社零额增长6%。
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推动1.86万亩特别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擦亮“津农精品”金字招牌,建强东信花卉市级农产品品牌培优示范基地。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片区,全力争取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
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我区重点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推动电子信息相关企业蓬勃发展,不断激发发展潜力。打造数字经济典型应用场景,扩大平台经济规模,做强平台经济。繁荣数据开发生态,加强数商培育,探索建设数据标注基地,打造高质量数据集,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五)深化改革开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丰富“丽企办”服务内涵,探索实施施工许可“省心办”“畅达式”等审批举措,试点推行新注册经营主体合规引导告知制度,在更多领域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以“量贩式”审批服务助力项目建设再提速,提升项目单位办事便利度。推广“信用+”应用场景,强化企业信用修复。确保营商环境评价保持全市前列。探索实施规上企业倍增计划,加强五经普成果运用,加大准规上企业扶持力度,培育企业“小升规、规纳统”,扩大规上企业底盘。
深化改革实现突破。抓好国有企业改革提升行动落实,完成全年任务。建立健全国资监管企业债务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增强区属企业债务风险防控意识。推动滨城建设、滨源市场2户融资平台公司实现清退。组织企业申报天津质量奖,参加质量攻关评选,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加大金融服务实体力度,开展各类银企对接活动,加快成立航空、富士达、爱思达等上市进程。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落细天津市和东丽区年度民营工作要点,及时全面掌握民营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发挥“惠企政策发言人+宣讲员”作用,用好“企业保姆”“帮办代办”等机制,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加大资金、用地、用电、人才等方面服务保障。规范日常管理和行政执法,通过跨部门联合执法等方式提升行政执法整体性、协同性和效能性,避免多头执法。挖掘优秀企业家典型事迹,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开区、华明高新区、东丽湖、临空经济区依据自身优势错位发展,实现自贸试验区东丽片区改革创新、政策落地。组织“东丽优品采购对接会”,加强与海珀集团沟通合作,推动更多东丽产品借助贸易总部项目渠道出海。推动富士达自行车、钢管集团等重点制造业外贸出口企业纳入天津市重点中间品出口企业白名单,享受相关政策优惠,提高外贸进出口交易量。深化东西部产业协作和支援合作。
(六)加强生态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大气治理攻坚,强化土壤修复。推动实施天钢集团、新天钢炼焦等重点治理任务。推进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实施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分类整治,确保按期完成整治任务。统筹城市更新和开发利用需求,探索土壤绿色低碳修复路径,加快天钢一期地块管控修复工程。高质量建设“无废城市”,分类分批完成“无废细胞”创建任务。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可再生能源规划方案,引导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开展全区和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双控”行动。统筹推动东丽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加强资源节约利用。
(七)推进共建共享,着力顺应民生期盼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协调推动东丽商场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新建地块规划手续办理,完善程林—金钟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策划方案。推动金钟河大街南侧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旧城区改建,加快推动拆除新建区域内房屋拆迁。全年完成还迁7000人目标任务。推动赵沽里北里等4个小区、42.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军粮城一期等5.56公里供热管网升级。推动桂江路等3条道路完工,东金路等2.3公里农村公路修复性养护工程竣工验收,完成跃进路口袋公园建设及10条道路提升修缮。
推动土地开发建设。按照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安排,在已纳入计划的36个地块基础上,因新落地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需要,拟新增6个地块,分别为焊管公司地块、民航大学南校区地块、东丽储字2020-8号(东丽湖04-21地块)、胡张庄乡村振兴地块、金钟街外环调整线东北部地块、新立郊野公园东侧地块。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好各项社会救助和福利保障政策,对突发特殊困难的群众实施临时救助和“点球式”救助,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深化与市教委全面战略合作,推动与天津市耀华中学合作办学。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公办在园幼儿占比50%以上,优化普惠托育服务。运营2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全年新增就业1.95万人。组织形式多样爱卫宣传活动,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加强重点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治、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做好碘缺乏病和饮水型氟中毒监测,巩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做好重点群体参保扩面。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不少于300场次。持续抓好双拥共建。
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紧盯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燃气、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和易发生事故的薄弱环节,稳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精准精细化解隐性债务,保障基层“三保”支出,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底线。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强化法治政府建设。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确保粮食安全。抓好地面沉降防治、消防站建设和食品安全、网络安全治理等工作。同时,切实做好安防、全域科普、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节水等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凝心聚力、奋发进取,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安排,推动东丽高质量发展,为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力量。
主办:香港免费公开资料大全 版权所有© 承办:香港免费公开资料大全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