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护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2-08-26 16:36      来源:天津市东丽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字号:
    


天津市护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护理事业发展,适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天津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天津市护理事业发展规划背景

(一)天津市 “十三五”期间护理事业发展主要成效

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十三五”期间护理事业发展目标,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护士执业政策和人才培养环境、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人民群众护理需求等方面推进天津市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增加护理服务供给,精准对接新时代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需求,护理事业发展快速、成效显著。

1.护理队伍持续发展壮大。截至2020年底,我市注册护士总数达到4.27万人,较2015年增长26.3%;全市医院床护比由10.53提高到1:0.62,逐渐趋于稳定;全市医护比1:0.87;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大专及以上护士占比从89.2%提高到95.3%,其中本科及以上护士占比为65.72%,护理人力结构得到优化。基层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数量较2015年增长66%。护士队伍的数量、素质、能力基本满足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护士执业环境不断优化。我市全面实行护士电子化注册管理,护士执业管理更加便捷高效。2018年在全国先行试点开展护士区域注册,减少护士执业束缚和审批环节,促进护士横向和纵向的合理流动,盘活了全市护理资源。2019年借助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的契机,实行北京、河北来津执业护士单向认可制度。每年举办“5·12”国际护士节主题宣传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市护理技术基本功竞赛,增强护士队伍的凝聚力。

3.护理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建立了以“专业需求”和“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分层级、全周期培训体系和“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十三五”期间,我市医疗机构新入职护士培训合格率达100%;二级以上医院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培训率均达到100%;专科护士队伍培养日益规范,共培训重症监护、急诊、手术室、静脉治疗等7个专业专科护士1235人;助产士培训316人次。创新性开展“十百千”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评选出“十大护理领军人物”10名、“百名护理精锐”104名、“千名优秀护士”1012名,逐步建立我市结构合理、定位清晰、方向明确的梯队型人才储备库,为推动护理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4.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我市2019年全国首批试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老年护理服务发展工程、2020年深入开展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服务模式,将医疗机构内护理服务逐步延伸至社区和居家,惠及更多高龄和失能老人等行动不便的人群;各医疗机构创新性探索护理医联体建设、开设护理门诊、进行患者出院前健康指导和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服务等,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护理需求。

5.护理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各医疗机构以实施护理岗位管理为切入点,改革创新护理管理体制,实现护士分层级管理,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基本实现了同岗同酬、优绩优酬、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薪酬分配方式,护士工作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建立健全日常质量监管、年度督导检查、满意度调研、人力资源调研、质控指标监测的多维度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护理质量和安全。

6.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市级层面完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临床护理服务指南和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对各医疗机构进行指导,促进护理质量同质化、标准化。在全国率先启动护理专业质量指标评价项目,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高危科室、高危环节、高危人群和高发时段,实现数据精准分析,构建了天津市专业质量指标上报、采集、分析、反馈闭环式管理模式,用于评价护理质量并推进护理质量持续改善。

7.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拓展。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医院支持系统明显改善,逐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截至2020年底,我市二级以上医院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病房100%全覆盖;持续推进“无陪伴”工作,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扩大无陪伴医院和病区范围,解决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后顾之忧,目前我市25家医院的127个病区实行“无陪伴”。

8.老年护理服务布局基本完善。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各层级任务指标,增加老年护理资源供给;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启动老年护理服务评估工作,开展老年护理人员培训工作,统一培训大纲,建立市、区、医疗机构分层级培训体系,为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提升老年护理规范化服务奠定基础;联合多部门规范医疗护理员培训,充实老年护理队伍,探索医疗机构和医学院校合作培养首批96名医疗护理员;拓展老年护理服务模式,通过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延续性护理服务等,拓展护理服务领域,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有效提升老年人就医获得感,逐步满足老年患者多样化、差异化的护理服务需求,初步构建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

(二)我市护理事业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

我市护理事业在“十三五”期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医护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医护比例倒置问题未得到根本扭转,护理队伍绝对数量尤其是基层护理人员数量不足;护理院、护理中心等建设不足,康复护理服务和安宁疗护、长期照护服务等仍处于起步阶段;探索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居家护理服务和转变护理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在专科护理收费、多学科联动机制、护理职业价值体现等方面的支撑保障政策不健全,长效发展机制未建立;随着护理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提升,护理信息化普及程度不够、支撑力度不足,护理服务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十四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和健康天津建设对我市护理事业发展做出了新部署,护理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人民健康需要,构建全面全程、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差异化、多样化护理服务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疾病谱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对护理服务尤其是老年护理服务需求迫切,护理服务功能和服务模式需要进行系统转变。卫生健康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护理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挑战,需要进一步从护理服务、技术、管理、人才多维度统筹推动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与卫生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卫生健康领域的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为推动护理服务模式创新和转变、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升护理服务效率、改进改善护理服务体验、实现科学护理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二、“十四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的系列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要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护士队伍建设、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护士服务能力、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将护理服务贯穿于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促进护理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健康。把促进人民健康作为护理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增加护理服务供给,夯实基础护理质量,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拓展护理服务内涵和外延,加强专科护理能力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护理服务需求,逐步建立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优质高效护理服务体系。

2.坚持高质量发展,提升水平。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作为核心任务,以指标体系为切入点、以专业标准为依据、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运用科学方法不断改进临床护理实践,建立提高护理资源配置效率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护理学科建设和护理人才培养,统筹基层和二三级医疗机构协同发展,高科学化护理质量管理水平,促进护理高质量发展。

3.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提高能力。立足当前我市护理事业发展需要,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解决护理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成政策合力,加快护士队伍建设,增加老年、康复、妇儿等领域的专科护理服务能力,发展社区居家护理和安宁疗护等,提高护理服务能力。

4.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增强成效。与时俱进顺应护理事业发展新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护理服务的新期待,发挥改革政策的杠杆和指引作用,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行业管理”的原则,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增加护理服务供给,大力推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增加护理服务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发展目标

坚持以改善护理服务、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为导向,以推进医疗机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推进老年、慢性病、安宁疗护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为抓手,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推动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

2025年,我市护理事业发展达到以下目标:

——护士队伍的数量、素质、能力能够满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护理人力资源结构得到优化,培养一批临床急需的护理专业型人才,院前救治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显著提升,护士执业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护理队伍稳定向好发展。

——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向纵深开展。推进无陪伴优质护理服务在三级医疗机构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延伸至基层医疗机构,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全面推行,护理专业内涵更加丰富,优质资源不断扩容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护士执业管理制度和医院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实施分层级管理,对护士人力配置、绩效考核、岗位培训和执业规则等进行科学管理,护士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大数据采集,逐步实现护理资源共享、服务领域拓展,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减轻护士工作负荷,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

——老年护理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老年护理服务队伍和机构建设大力加强,老年护理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行为更加规范。社区和居家护理服务不断发展,进一步开展医养结合、安宁疗护工作,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

主要指标:

指 标

2020

2025

性质

1.注册护士总数

4.27

6

预期性

2.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2.65

4.0

预期性

3.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

1:0.89

1:1.20

预期性

4.三级综合医院、部分三级专科医院(肿瘤、儿童、妇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全院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

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



0.7:1

0.5:1



0.85:1

0.65:1

约束性

5.二级综合医院、部分二级专科医院(肿瘤、儿童、妇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全院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

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



0.6:1

0.4:1



0.75:1

0.55:1

约束性

6.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工作的护士数(人)

7278

9778

预期性

7.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全院护士总量的比例(%

95

95

预期性

8.护理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比例(%

/

95

预期性

9.新入职护士参加培训比例(%

100

100

预期性

10.相关紧缺护理专业护士参加培训比例(%

/

95

预期性

备注:相关紧缺护理专业护士包括:老年护理、儿科护理、重症监护、传染病护理、急诊急救、康复护理、中医护理专业护士。

四、重点任务

(一)完善护理服务体系

1.优化资源布局。结合我市人口结构变化、疾病谱特点和群众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健全覆盖急性期诊疗、慢性期康复、稳定期照护、终末期关怀的护理服务体系。切实发挥我市各医学中心和综合实力强、护理学科水平较高的三级医院的引领带动帮扶作用,利用我市专科医院发展较为突出的优势,完善我市护理服务网格化建设,通过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等形式,根据不同级别和类别的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开展分工协作,不断完善我市护理服务体系。

2.增加护理服务资源。根据我市整体规划布局,引导部分一、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护理中心等,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护理院(站)、护理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作用,不断增加提供老年护理、安宁疗护、康复护理的床位数量,鼓励各医疗机构结合实际开展家庭病床、居家护理服务和康复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供给水平。

3.创新护理服务模式。结合群众实际需求和护理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护士区域注册等政策优势,加强与医保、民政、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联动并提供政策支撑保障,不断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持续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专科护理、延续护理、上门护理等,精准对接群众护理服务需求,尤其是为失能、半失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出院患者等人群提供便捷、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

(二)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1.增加注册护士数量。根据深化医改和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整体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护士队伍数量,特别是从事老年护理、社区护理、传染病护理、安宁疗护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护士数量,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护理人员数量。医疗机构根据功能定位、服务半径、床位规模、临床工作量等增加一线护士数量,科学合理配置护士人力,满足临床工作需求。

2.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医疗机构科学、精细测算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依据护理风险、工作量、技术难度等因素,建立临床科室分类分级评估体系。结合不同科室分类分级等因素,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护理工作流程,在保障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达到成本效益、工作效率平衡。  

3.注重护士能力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临床护士“三基三严”培训。提高基础护理和责任制整体护理能力,增加多学科、交叉学科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护士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处置能力。完善新入职护士、护理管理人员及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加强分层级培训,探索创新护理管理人员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护理专业能力,强化护理管理思路、基本方法和管理手段培养,提高护理管理者角色胜任力。依托市护理质控中心举办新任护士长、专业护士长、护理部主任阶梯式培训,拓展护理管理队伍思维能力、提高护理服务效能。

4.加大专科护士培养力度。推动护理学科向专科化发展,有计划地培养一批专科护士,特别是强化基层护士队伍和老年、儿科、重症监护、传染病等紧缺护理专业护士的培养培训,促进区域专科能力均衡发展,补齐薄弱专科资源短板。不断完善、更新授课内容,优化师资力量,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健全专科护士管理体系,规范专科护士门诊管理,探索专科护士职业发展路径。

5.提升院前急救护士能力。院前急救在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医疗急救需求,应对传染病疫情、灾害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活动医疗保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院前急救标准、流程,推进院前急救网络建设,系统性开展急救培训,培养一批临床亟需急救专业人才。

6.落实十、百、千护理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人才培养调研评估,有计划培养一批精良人才,逐步建立我市结构合理、定位清晰、方向明确的梯队型人才储备库。建立良好的人才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作用,在科学护理管理、提升专业技能、规范服务行为、改进护理质量和安全等方面推动我市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人才建设和使用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大宣传力度,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我市护理队伍工作热情,营造社会关心关爱、理解支持护士的良好氛围。

(三)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继续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和护士岗位管理模式,执行护理核心制度,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丰富护理专业内涵,护士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康复促进、心理护理等一体化服务,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二级以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其他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比例明显增加,群众获得感显著提高。

2.加强住院患者陪护和探视人员管理。医疗机构做好顶层设计,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完善支持保障系统,建立医务、护理、感染控制、保卫、后勤等多部门联动合作机制。通过引导、示范、推广,继续扩大无陪伴医疗机构范围,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和持续质量改进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

3.着力规范非住院部门护理服务行为。进一步引导优质护理服务向门(急)诊、血液净化中心(室)、手术室、导管室等非住院部门延伸。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优化就诊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强化急诊分级分区管理,加强护士急救及应急处置能力培训,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手术室管理模式逐步向精细管理转变,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4.健全后勤支持系统,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医疗机构要从人、财、物、后勤等多方位加大对护理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完善各种临床护理辅助支持系统,减少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让护士最大限度投入对患者的直接护理工作中,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5.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及各类专业质量督导检查,全面改善护理质量。护理质量评价侧重了解标准、规范在临床的贯彻执行情况、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情况以及患者真实的就医体验,以投诉和不良事件等为切入点,深层挖掘临床护理质量存在问题,并持续追踪,夯实基础护理质量,规范护理服务行为,逐步提升护理质量内涵。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护理员、“互联网+护理服务”等重点建设项目专项督导检查,排查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

(四)加强护理科学管理

1.加强护理管理体系建设,建立扁平化的护理管理层级。加强组织领导,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护理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护理管理部门,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应当结合实际指定分管护理管理工作的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护理管理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三级或二级护理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护理管理岗位任职条件。

2.继续完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临床护理服务指南和护理操作技术规范等,为落实管理标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技能操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护理质量管理和临床护理实践标准化、规范化。

3.运用科学方法不断改进临床护理实践。以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为指引,发现工作中的薄弱、高风险环节,挖掘数据内涵质量,形成分析报告,为我市开展指标引导下的质量改善提供依据,开展多学科改善项目,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推动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

4.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助力护理质量提升。通过大数据采集,逐步实现护理资源共享、服务领域拓展,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减轻护士工作负荷,为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等提供技术支撑。发挥区域信息平台纽带作用,打破信息孤岛,在防疫科普、心理疏导、远程护理会诊等领域,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

(五)深入开展老年护理服务

1.完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建设。增加老年医疗资源供给,扩充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床位数量。规范老年护理服务行为,创新多元化老年护理服务模式,探索老年标准化病房建设。同时大力发展社区、居家护理服务和日间护理服务等,推进老年护理区域联动,进一步促进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护理服务专业发展,不断满足老年患者健康服务需求。

2.加强医疗机构老年护理服务培训体系建设。通过开展市、区、医疗机构三个层级培训,实现医疗机构内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全覆盖的普及性培训。着力开展老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提升老年护理专业能力,同时带动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多措并举提升我市整体老年护理专业能力与服务水平。

3.加强医疗护理员管理。继续开展医疗护理员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医学院校、行业学协会、医疗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作用,加大医疗护理员的培养能力。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一定数量、培训合格的医疗护理员,并按照要求加强管理,规范其工作行为。逐步建立医疗护理员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职业守则。定期进行培训,并对工作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服务质量监督考核,提升其服务质量。

(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水平

1.扩大基层医疗护理服务供给。深化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能力和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的专业能力,通过开展特需上门服务、家庭病床服务和健共体“云服务”多种方式,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2.推动优势护理资源延伸。切实发挥我市护理网格化管理作用,发挥上级医疗机构优质护理资源的帮扶带动作用,通过下沉、输出和上级进修等,推进护理资源的纵向整合,通过医联体、对口支援、远程培训等方式,帮扶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护理服务能力。

(七)加快发展安宁疗护

按照《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结合我市实际,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和医疗机构转型,着力增加安宁疗护中心和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床位。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根据相关技术标准组织开展安宁疗护培训,不断规范从业人员实践行为,加快培养从事安宁疗护的专业人员数量,不断提高生命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质量。

(八)推动中医护理发展

规范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方案、技术操作标准,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规范化培训,推进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同质化进程。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创建中医护理质量核心指标体系,持续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创新中医护理服务模式,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广中医护理资源下基层帮扶工作,通过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等方式,促进中医护理向基层和家庭延伸,加强中医护理和“互联网+护理服务”、老年护理服务、慢病护理服务的深度融合,提升人民群众在中医护理健康服务中的获得感。切实加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搭建我市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平台,对中医护理临床骨干实施分层培养,开展中医护理门诊,发挥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及中医护理治疗专科护士的专业引领作用,提高中医护理服务水平。

(九)保障护士合法权益,拓宽护士职业发展路径

1.保障护士权益。贯彻落实国家和我市关心关爱医务人员、调动积极性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在护士执业环境、工资报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培养培训、专业发展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减少护士执业环境危害,切实维护和保障护士合法权益。对于在护理工作中作出杰出贡献和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2. 保障护士待遇。推动完善护理岗位管理制度,按要求在护士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方面,对编制内外统筹管理,实现护士从身份管理转为岗位管理。建立健全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遵循护理工作实际和护理专业人才成长规律,推动建立以临床护理服务水平、质量和工作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的护士评价机制,薪酬重点向高风险、高强度、任务重的临床一线护士岗位倾斜,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3.分层分类科学制定护士评聘考核标准,拓宽护理科研申报途径以及职业发展路径,鼓励护理人员向专科护士、教育专家、管理人才等发展。

4.拓宽护士职业路径。从护理工作实际和护理专业人才发展出发,以社会和群众切实健康需求为导向,拓宽以临床护理服务水平、质量和工作业绩为导向的护士职业发展路径。进一步强化护士专业实践能力。逐步完善护士执业管理制度,拓宽护士职业发展空间,让护士在疾病预防、医疗护理、老年护理、健康管理等多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促进护士职业发展。

(十)加强多领域、跨学科融合发展

1.加强行业学协会、质控中心以及其他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家护理专业工作会议、学术会议、调研等工作,组织我市护理管理队伍赴外省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邀请优秀护理专家到津分享经验,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理念与科学管理模式,为护理管理者引入创新的管理思路,以创新带动护理行业发展,为我市护理管理事业稳步推进注入新的活力。

2. 促进多学科融合发展。加强对重大疾病、重点人群的护理服务需求,加强与临床多学科的合作,提升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在制定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质量督导检查及专业培训等方面加强跨学科合作,突破专业局限性,助力多学科协作融合发展。加强院校合作,积极与有关高等学校就循证护理、科研型质控团队建设、专家共识制定等热点问题开展多中心研究,推进教学、临床、质控协同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促进护理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将护理工作发展与我市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相结合,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加大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力度,为全面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推进护理工作发展、大力发展护理服务业及相关产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二)强化落实,务求实际成效

各级卫生健康委和各医疗机构要按照本规划要求,结合本区域和本单位实际,梳理重点任务要求,积极开展调研,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细化工作任务,明确任务目标、时间节点,建立工作台账,积极探索和总结经验,加强推广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面取得护理事业发展新成效。

(三)促进实施,加强监测与评估

充分发挥行业专家作用,建立健全监测评价体系,对规划实施进度进行监测和评估,2023年和2025年市卫生健康委将对各区和医疗机构贯彻落实规划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和终末期评估,以增强规划执行力,通过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对各单位实施规划中好的做法和有效经验及时总结并予以推广。

(四)注重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媒体形式,加大护理宣传力度,积极宣传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政策,以及成效和典型经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护理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护理事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办公室 202277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香港免费公开资料大全 版权所有© 承办:香港免费公开资料大全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