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全面建设科创绿谷、都市新区,东丽区这样为高质量发展添秤加力
发布时间:2023-03-28 16:31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微信公众号“天津发布”
3月28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东丽区“干字当头 实字托底 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添秤加力”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东丽区委书记贾堤,东丽区发展和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杜学涛,东丽区合作交流办党组书记、主任徐思静,东丽区政务服务办党组书记、主任汤海燕,为大家介绍东丽区干字当头、实字托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添秤加力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东丽区委书记贾堤先生,东丽区发展和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杜学涛先生,东丽区合作交流办党组书记、主任徐思静女士,东丽区政务服务办党组书记、主任汤海燕女士,为大家介绍东丽区干字当头、实字托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添秤加力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代表东丽区委、区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东丽发展的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艰巨繁重任务,我们从未淡化谋发展的意识,从未降低谋发展的热情,从未减少谋发展的劲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位居全市前列。今年以来,我们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发展,先后召开社会消费类企业、京源企业、新经济组织等多个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和全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推动会,密集走访调研工业企业、消费商超、金融机构,举办重大项目集中签约、集中开工仪式,持续改善发展预期、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我们有十足的信心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实现全年工作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接下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增强服务大局的“添秤”意识和说到做到的“交账”意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组织实施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等十项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谋划建设、营商环境、组织收入4个年度攻坚行动,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全面建设科创绿谷、都市新区,争做经济强区,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添秤加力。下面,我简要介绍下东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重点。第一,聚焦稳增量、抓存量,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存量是基本,增量是未来,抓经济发展既要用好现有资源、稳住基本盘,又要抢占市场风口、注入新动能。一方面,向存量要增量。目前,我们有近10万家市场主体、4.6万家企业,这是东丽经济增长的实力担当。我们将强化对存量企业的质量提升和能力挖潜,研究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重点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革新,重点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扩大新产能、追加新投资,重点支持企业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开辟新的国内外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行业影响力。同时,加大力度盘活存量载体。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已盘活载体9.93万平方米。比如,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项目选址时,我们精准匹配了1.3万平方米的闲置方舱医院,既满足了企业的发展需求,又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近期,我们还将再盘活载体3.28万平方米,真正用好闲置地块、空置楼宇、低效厂房,导入先进制造研发等产业资源和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配套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向增量要质量。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在吃透上情、把握实情、了解外情的基础上,聚焦“设计之都”建设等重大机遇,做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专班招商,建强北京、长三角、珠三角3个招商中心,力争落地优质项目800个。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九周年。我们将在高质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上加大力度,加快导入一批头部企业、平台项目、创新资源,促成更多央企投资布局,全年落实京冀项目160个,在唱好京津“双城记”中作出东丽贡献。第二,聚焦强实体、转动能,提高产业发展竞争力。从东丽的所处区位、发展条件、资源禀赋等各方面来看,实体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位置,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我们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包括工业实体和商业实体,坚持增量扩面与增效提质并举,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2022年东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9%,已经形成了新材料五百亿产业集群和新一代汽车技术、轻工2个百亿产业集群,拥有良好基础。我们将落实制造业立市战略,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尤其是围绕新材料、新一代汽车技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轻工6条产业链,抓好优势的企业产业链招商和扩大再生产,组织开展30场产业链撮合对接活动,推动6条产业链的产业规模迈向千亿大关。二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今年,我们将以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发展、赋能实体经济,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加大力度引育高质量的创新主体,争取新建2所市级重点实验室、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15家“专精特新”企业,尽最大努力确保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0家。坚持“以用立业”,重点引导驻区科研院所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提高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质效,支持民航大学科技园创建国家级园区,用好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在津高校的科技人才资源,对接本区企业,衍生培育出更多的高精尖技术、高科技项目、高成长企业。三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将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突出农业高质高效,推动一产“接二连三”,扩大胡张庄葡萄、东信花卉等“津农精品”和骆驼房子烧鸡、赤土扣肉、宽达水产等“津门老字号”品牌效应,加快建设胡张庄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布局永和等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田园综合体。第三,聚焦促消费、扩投资,夯实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消费和投资是扩大有效需求的“双引擎”。一方面,大力度促进消费扩容升级。我们将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促进产业升级、服务升级、消费升级协同发力,实施金茂览秀城、金隅商业综合体项目,布局一批农贸市场、夜市、餐饮大排档等便民消费空间,打造15个消费新场景。去年,我们推进东丽湖提升改造,举办了音乐节、马拉松、皮划艇赛等系列大型活动,运营了帐篷营地、花海艺术市集、水上乐园等众多项目,2022年,累计接待游客近246万人次,今年1至2月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193%,来自北京、河北的游客占比达24.8%。今年,我们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产业化方向,融合农文旅产业资源,推动欢乐谷、恒大温泉、自然艺苑等,同东信花卉、胡张庄乡村振兴示范区串珠成链,把东丽湖区域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空间、都市休闲消费目的地,让美丽的生态环境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真诚欢迎、邀请大家前来游览打卡,体验东丽湖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今天的产业投资结构决定着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天的产业投资质量决定着明天的产业发展水平。我们将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产业投资为重点,签约的项目抓开工、开工的项目抓建设、在建的项目抓竣工、竣工的项目抓投产。今年安排5000万以上重大的产业项目68个,总投资286.93亿元,力争实现坤鼎大健康产业园等26个项目开工建设,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等30个项目竣工投产。第四,聚焦优服务、提质效,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经济发展的动力。近年来,东丽的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综合测评位居全市前列。企业的发展永无止境,营商环境的优化改善也永无止境。我们将始终把创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让企业家在东丽区办事更顺、麻烦更少、收获更多、发展更好。一是最大限度提高审批服务效能。继续靶向破解项目审批过程中的堵点难点,能取消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能简化的程序全力简化,让更多高频办理的事项实现一表申请、一次提交、一次办结。深化帮办代办、企业保姆、工作专班服务机制,提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让“签约即进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成为常态。二是最大限度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去年,我们综合统筹、多方协调,解决了35个涉企历史遗留问题。今年,我们将继续弘扬“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的实干精神,健全完善助企服务机制、服务政策,做实三级领导干部联系企业的制度,真心实意为企业出实招、办实事、解难题,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三是最大限度培育壮大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是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目前东丽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距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关心关注企业发展和经营情况,大力营造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尊重爱护服务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让他们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同时,下决心引进一批优质民营企业,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市场活力。第五,聚焦惠民生、解民忧,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我们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工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一是在促进就业提质增效方面,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拓展灵活就业渠道,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举办公益性招聘活动50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次,新增就业1.9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安置率稳定在95%以上。二是在优化教育资源方面,完成2所小学、3所幼儿园建设,增加中小学位2700个、学前学位1530个。在东丽湖地区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预计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教育质量获得较大幅度提升。三是在医疗卫生资源方面,推进三中心医院东丽院区建设,加快建设一中心滨海医院,升级东丽医院医疗设备,建成丰年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党建是引领和保障,作风是关键因素。我们将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高质量发展的实效体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意识。坚持靠作风吃饭、拿实绩说话,强化担当作为、求真务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旗帜鲜明为实干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一刻不停正风肃纪反腐,持续深入推进城市化领域正纪纠偏工作,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久久为功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总之,我们将持续坚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有力的行动举措、务实的工作作风,干字当头、实字托底,推动全区的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作出东丽贡献。谢谢贾堤先生。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刚才,贾堤书记介绍了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情况。区发展改革委作为四大攻坚行动中项目谋划建设的牵头单位,在新的一年,请问有哪些具体工作举措呢?可以说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稳增长关键抓手。结合实际与过往积累,我区全年拟安排不少于170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其中开工项目26个,努力超30个。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14个,当年投资近20亿元;算上500万元以上项目,一季度已经开工纳统29个;目前形成投资支撑在库项目264个。项目攻坚行动主要从4个方面考虑:一是坚决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落地转化京冀项目。谋划储备金钟街片区综合开发等项目13个。推进坤鼎大健康产业园、汽车及智能制造产业园等6个项目开工纳统,打造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基地。加快国网二期等2个项目建设。推动爱思达总部基地等4个项目投入运营。爱思达是北京研发设计、天津制造的典型代表,利用4年时间预计产值增长近20倍,为满足增资扩产要求,启动航天总部项目2022年1月挂牌、3月开工、9月主体竣工,上周六投入运营,体现了东丽速度。二是深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业项目建设。一方面深耕存量,服务在地企业增资扩能,落地凯华绝缘等再投资项目21个;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实施“智改数转”项目23个。另一方面拓展增量,新签约制造业项目15个,协议投资额43.5亿元。三是打造现代服务业升级版,加快服务业项目建设。推动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竣工;在建华测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10个,促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赋能增效。安排金茂览秀城、金隅商业综合体等2个新建商业载体,总投资45亿元,预计吸引日均客流近10万人次,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坚持生态产业化方向,谋划更多农文旅项目,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亮点。四是强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打通制约发展关键瓶颈。推进华明高新区基础设施等项目38个,当年投资52.9亿元。解决制约街道园区发展的道路管网问题,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我们将始终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作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添秤加力。围绕着贾书记提到的十项三年行动计划和四项攻坚行动,我们想了解一下在招商引资上东丽区打算怎么干,将重点从哪些方面着手,目前我们做出了哪些努力,又取得了什么成绩呢?今年我区在抓经济、谋发展上势头强劲,特别是在招商引资领域,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提前谋划部署、亲自挂帅指挥,紧紧围绕我区当前的招商引资实际、产业发展定位,明确了以制造型、总部型、平台型、科技型、服务型为主要方向的5条招商“赛道”。今年将重点聚焦以上5条赛道,大力度招引一批高质量项目投资落地。一是开展强链补链延链招商,精细化分析东丽区6大主导产业链特点,制定招商图谱,精准靶向招商,拓展产业规模;二是借助市场化力量招商,与优质的商协会、招商平台等专业机构洽谈合作,用好产业运营商资源,发挥产业基金吸附作用,广布招商渠道网;三是突出重点区域招商,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派驻专业干部长期驻点,多角度搭建重点项目转移、优质企业对接的桥梁;四是抓实质量效益招商,紧盯税源型、成长型项目,挖存量、拓增量,实现招商项目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今年以来,东丽区组织招商队伍赴北京、上海、苏州、深圳、成都等地招商60余次,对接企业百余家。截至目前落地优质项目191个,已签约重点项目35个,新增洽谈储备重点项目118个。刚才,贾书记在说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任务时,强调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我们想了解一下东丽区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2023年,我们坚持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所需所盼,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重点从“深、效、暖、畅、浓”五方面入手,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深”,推进改革更深入。我们制定了《东丽区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清单》,聚焦24个方面121项重点任务实行颗粒化管理、节点化推动、实时化跟踪,力求在“极简”审批上求突破、在“极准”监管上出实招、在“极速”办理上下狠劲。二是“效”,政务服务更高效。精简办事环节,首批推出20项“一件事一次办”高频业务场景;创新“丽企办-填空式”投资项目自助申报模式,实现了备案20分钟内“立等可取”。2023年以来,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等总投资共计约39亿元的63个项目已通过此种方式取得备案。三是“暖”,服务企业更暖心。强化审管联动,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探索建立“全周期”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从项目招商、立项、建设、实施、经营等环节提供针对性更强、实效性更优服务和保障。四是“畅”,政企沟通更顺畅。聚焦企业群众关注的问题,主动作为、靠前服务。2023年以来,我们推出了“周二下午茶”“惠企园区行”“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等主题活动,聘请了5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就是要从“小切口”入手,切实为企业纾难解困。五是“浓”,宣传氛围更浓厚。广泛采取“一图读懂”“动画视频”等直观方式,通过区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以及街道(园区)“企业保姆”走进企业,宣传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打通政策“最后一米”,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刚才,通过几位发布人的介绍,我们也了解到,东丽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的要求,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添秤加力。我们也十分期待,东丽区的发展成果可以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感谢4位发布人,谢谢媒体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