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东丽区“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 因地制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闻发布会,东丽区委书记贾堤、东丽区国资委主任毕家顺、东丽区政务服务办主任汤海燕、东丽区科技局局长刘伟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所关心的问题。发布会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李艳红主持。
天津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李艳红:
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东丽区委书记贾堤先生,为大家介绍东丽区“牢记嘱托、善作善成,因地制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与贾堤先生一起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是:东丽区国资委主任毕家顺先生,东丽区政务服务办主任汤海燕女士,东丽区科技局局长刘伟强先生。
首先,请贾堤先生作介绍。
东丽区委书记贾堤: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首先,对大家长期以来对东丽工作给予的支持和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强调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为天津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东丽区委、区政府深刻领会并全面落实这一重要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系统分析了全区的创新要素、空间要素、生产要素和保障要素,以落实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三新”“三量”工作为目标,聚焦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部署实施存量盘活提效、招商引资提质、项目建设提速、营商环境提升四项年度攻坚行动,以争做经济大区的担当,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添秤加力。
一是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要素。东丽科技资源相对富集,当前的工作目标是把这一优势资源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和面向市场的产品竞争力。一方面,着力打通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到技术转移转化的创新链条。在前端,发挥好清华高端院、苏州医工所等区内的11家省部级大院大所作用,强化同京津冀高校院所的对接合作,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的成果。在中端,主要是支持企业建设好运营好孵化器。东丽区有执信、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等18家创新创业载体,我们将完善“社会投资+企业孵化”的模式,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助力更多成长潜力大、科技属性强的创新型企业培育市场、快速成长。在后端,主要是打造4个特色产业创新联合体,面向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围绕中汽中心,联合国内汽车行业头部企业,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港;面向航空航天产业链,围绕爱思达航天科技,联合京津冀和西安地区的高校院所,以京津冀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论坛为载体,建设航空航天及新材料合作转化平台;面向新能源产业链,围绕平高储能,联合天津大学,建设储能技术研究院,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存储培养人才、研发产品、开拓市场提供一流载体;面向医药产业链,联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和生物医药工程学会,成立天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每年举办全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吸引更多先进技术和优质企业到东丽转化发展。同时,面向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发挥好国知局天津审协中心作用,为企业和高校院所的研发活动保驾护航。这个月,我们成立了天津市新能源(储能)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今年还将运行储能、飞行器结构、医用质谱3个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争取全年实现技术合同登记额95亿元。另一方面,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面向市场开展技术和产品创新,用好建在企业的院士专家协同创新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加强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与产业链链上企业的对接力度,助推企业进行包括产业数字化在内的技术改造。今年落实“智改数转”项目30个,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2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2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75家。
二是紧紧抓住产业焕新这个关键环节。存量是产业焕新的基本盘,增量是产业焕新的新动力。一方面,竭尽全力从存量资源中挖掘增量。当前,我们正在实施“存量盘活提效”攻坚行动,排查出闲置载体204处、约239万平米,其中,国有资产70万平米。这些存量资源将成为我们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潜在增量,为引进新项目、培育新业态提供现实空间。今年以来,已经盘活闲置载体16.06万平米,新增市场主体48家,创造就业岗位1027个。我们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争取全年盘活国有资产28万平米、集体厂房3万平米、土地资源144.81万平米,帮助企业盘活载体40万平米。另一方面,竭尽全力引育增量要素提升发展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引育增量要素来实现发展的可持续高质量。3月份,我们举办了新引进项目的集中签约活动,总投资额70亿元的45个项目落地东丽,涵盖了新一代汽车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四条产业链,项目达产后年营业收入能够达到80亿。我们将继续把通过招商引资引育增量作为第一要事,尤其是围绕6条重点产业链,加大招商力度,全年引进优质项目800个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
三是紧紧抓住深化改革这个支撑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有与之适应的生产关系,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下更大功夫。一方面,大力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去年,东丽区营商环境测评在全市排名第2,今年三月份,我们对区里315家企业就营商环境进行了调查,整体满意率超过92%,但是也提出在多部门协同服务、惠企政策落实和法治环境建设三个方面需要改进。今年,我们将把审批申请事项协作不卡顿、政策靶向解读加落实、司法执法并联化作为改革重点,在帮助企业闲置资产盘活、生产设备更新、新产品研发、新市场开拓方面提供增值赋能服务,全力做到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同样服务市场机会最多。另一方面,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提速攻坚行动。深化帮办代办、企业保姆、工作专班服务机制,建立重点项目包联、“晾晒成绩单”、现场办公制度,让“签约即进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成为常态,全年实施108个重大项目,其中,21个项目实现新开工,33个项目实现年内投产。
总而言之,我们将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推进各项工作中求真务实、善作善成,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作出东丽贡献。东丽区的发展离不开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我们诚恳地邀请大家多宣传东丽、推介东丽,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们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助力东丽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我就向大家简单介绍这些,我愿意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李艳红:
谢谢贾堤先生。下面,欢迎记者朋友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航空航天作为新兴产业,也是东丽区的主导产业之一。今年,东丽区在这方面还会有哪些具体行动?
贾堤: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航空航天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行业,也是东丽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东丽区相关企业有34家,去年产值接近10亿,今年一季度增速达到了102%,发展非常迅猛。比如,爱思达航天科技,是国内唯一一家能承制航天整流罩的民营企业,2018年落户华明高新区后,短短几年时间,产值就翻了几番,去年3月,总部基地也正式启用,未来两年产值能达到10亿。我们已经连续两年举办了京津冀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论坛,为企业、高校、投资机构搭建合作平台,累计引进企业10家,总投资超过9亿,未来,我们将继续每年召开发展论坛,打造成品牌活动。
今年,我们将正式实施加快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产业布局上,以华明高新区、临空经济区、东丽经开区为重点,推动产业集聚,打造天津市航天航空商用科创园;在培育链条上,围绕爱思达等头部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招商,延链、补链、强链;在科技创新上,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研发机构,创建中国民航大学国家级科技园,加速成果转化;在服务保障上,做强用好天津市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发挥海河基金、陆石投资等产业基金作用,推进企业低成本融资,高质量发展。我们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到2026年,培育至少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专精特新企业,打造5个产业创新平台,向百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努力,真正让航空航天产业,成为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人民网记者:
刚才您在发布词中提到东丽区正在实施“存量盘活提效”攻坚行动,请问在这个攻坚行动中,国有资产的盘活有哪些难点?具体推动措施又有哪些?
贾堤:
感谢您的提问,东丽区正在实施“存量盘活提效”攻坚行动,这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个问题请东丽区国资委主任毕家顺同志回答。
东丽区国资委主任毕家顺:
感谢记者的提问,国有资产的盘活最主要的难点,我们的体会还是如何因盘而活、盘而有效,因为国资的盘活它要涉及国有企业、国资监管部门、投资商、运营者、消费者等不同的主体,每个主体关注点不同,但一个良性的资产运营,关键的是各方主体利益的一致,就是国有企业有动力、投资者敢投、运营者有利润、消费者可以接受提供的业态和价格。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主要是强化市场化理念,政策机制制定要符合市场要求,注重因地制宜,宜出售则出售、宜出租则出租、宜合作经营则合作经营,由投资运营商决策。服务机制上一资产一策,按照投资额度不同在资产收益、合同年限等方面量体裁衣。盘活效果要从长期、整体角度看。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是围绕以下几方面重点推动。
一是注重生活性服务载体盘活。居住区、商业氛围好的地方,要求“无论面积多大,一律进入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招租”,给经营户一个公平的经营环境,使国有资产交易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近两年出租资产溢价4400万元。
针对非居住区、商业氛围需要培育的地方,如经济功能区食堂、健身等生活配套,市场规模小,但一次性投入大,采取合作经营模式,资产收益获取方式变为按经营收入一定比例分成。
二是注重国有产业载体盘活。对于产业载体履行招商引资程序盘活,实行绩效评价综合看租金价格、税收贡献、产业带动、安排就业等效益。
三是注重非实物资产统筹盘活。不仅只聚焦实物房产、土地盘活,还要对品牌、资质、金融资产等资产全面摸底,应盘活尽盘活。去年我们盘活非实物资产0.9亿元。今年安排非实物资产盘活任务2亿元。
四是注重公共场地、公共设施等资源盘活。增加足球场、文体设施、停车场、充电设施、夜市集市等业态,满足群众生活需求,实现国有资产资源高效利用。
天津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东丽区有哪些举措?特别是在为企业提供增值赋能服务方面有什么新的具体计划?
贾堤:
感谢您的问题,优化营商环境一直是我们永恒的课题,也是区委、区政府的基本职责和使命担当。这个问题具体请东丽区政务服务办公室主任汤海燕同志回答。
东丽区政务服务办主任汤海燕:
首先感谢您的提问。
近年来,东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工作,始终坚持“企业夸才是真的夸、企业好才是真的好”目标,以市场主体需求为主导,系统谋划,主动对标对表,从“部门协同、政策落实、法治建设、政商关系”四个维度出发,用营商环境的质量提升为企业发展赋能。
一是加大部门协同联动,聚力营商环境提升攻坚。提升营商环境联席会议机制运行质效,高效协同、集成联动,建立工作专班,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充分运用对民营企业的调研成果,多部门合力攻坚,深度破解企业发展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坚定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以作风之变引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现困企烦恼“一次解决”。
二是强化惠企政策落实,护航企业行稳致远。更大力度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主动在“津策通”“政府网站”等媒体发布政策,用好“惠企政策发言人+宣讲员”机制,实行“7×24小时”不间断预约服务,推动政策向企业集成、服务向企业集结,实现惠企政策“一键直达”。
三是依法能动履职,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企业发展瓶颈“小切口”,深化审批事项并联式办理,在更多领域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做好“丽企办”特色服务迭代升级,执法检查多项合一,节约企业时间成本,探索试行新注册经营主体合规引导告知制度,打造“审管协同会客厅”,用好“12345”营商环境模块,实现涉企问题“一电反映”。
四是用心用情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营造“亲”“清”政商关系。用好帮办代办、企业保姆、撮合对接机制,推动服务按需组合、政策精准推送、举措靶向发力、审管无缝衔接,实现服务找企业、服务懂企业,推动营商环境从“有什么、拿什么”向“要什么、给什么”的增值赋能跃迁,实现助企服务“一路升级”。
津云记者:
在提升区域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方面,东丽区有何举措和招法?
贾堤:
感谢您的提问,科技创新是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焕新也是东丽区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的工作内容,这方面工作今年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这个问题具体请东丽区科技局局长刘伟强同志回答。
东丽区科技局局长刘伟强:
感谢您的提问!我们主要从三方面着手谋划开展工作。
一是加快引进优质科技创新项目。东丽区始终重视科技含量高、创新动力强的企业项目引进。首航非标专用零部件、上海华依新能源试验中心等高质量产业项目作为去年全区引进的800余个市外项目的代表进一步壮大了全区科技创新底盘。今年,我们继续深化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围绕龙头企业、聚焦主导产业,不断扩大战果。以东丽经开区为例,今年一季度,仅围绕中科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器项目,就一次性导入了16家科技企业。
二是加快培育创新主体规模质量。2024年,我们一方面实施新一轮创新型企业壮大工程,力争全年创新型主体数量增长10%以上;另一方面实施新一批企业“智改数转”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我们不仅关注创新主体成长规模,同样细心呵护每一个个体。这里简单举一个例子,一家新落地的商业航天产业的企业,进驻之前还在为能否良好发展而忐忑,没想到东丽区主动服务对接,在企业2公里内就找到了产品供应链企业,1个月内就拿到了区内龙头企业的订单。
三是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我们以科技成果对接转化为抓手,围绕主要园区主导产业,搭建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平台,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余项,孵化引进50余家优质科技企业。借此机会,我重点推介一下近期完成设立的天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这个平台。它是围绕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依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两个国家级学会协会,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参与共建,获得市市场监管委、市药监局、市科技局等9个市级部门具体政策支持的新型科技创新平台。平台设计集研发创新、小试中试、通用制造、市场营销、投融资五大创新服务功能于一身,构建起从研发、孵化、转化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及市场营销的完整生态。4月中旬将举行成立大会,届时一批新引进的项目将进行集中签约,后续还将举办全国性的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也欢迎媒体朋友和业内人士持续关注、共商合作。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李艳红:
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就到这里。
谢谢四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办:香港免费公开资料大全 版权所有© 承办:香港免费公开资料大全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